近日,國家自然科學基金委員會公布了2017年度國家自然科學基金的評審結果,我院普外科胡逸人博士主持的《ENST00000449602調控胃癌侵襲轉移及化療耐藥的機制研究》喜獲國家自然科學基金青年科學基金項目立項,獲得資助經費19萬元。這是我院繼2014年消化內科余穎聰博士首次獲批國自然項目立項以來的再度突破。
據胡逸人博士介紹,進展期胃癌患者的預后目前仍不夠理想,腫瘤復發(fā)、轉移及化療耐藥是患者治療失敗的重要原因,因此探索其相關分子機制就顯得尤為重要。他主持的《ENST00000449602調控胃癌侵襲轉移及化療耐藥的機制研究》項目將從ENST00000449602這個新視點為揭示胃癌侵襲轉移及治療耐藥機制奠定基礎,為胃癌的治療提供新的思路。
據悉,國家自然科學基金代表我國基礎性研究的最高層次,是我國設立的最高水平的基金項目之一,以其學術水平高、評審嚴格、競爭激烈而備受關注,是所有科技工作者努力攀登的科學高峰,也是衡量一個單位整體科研實力的標準。
近幾年,我院高度重視科研發(fā)展,一方面基于學科建設成立學科科研小組,開展科研培訓活動,另一方面重視國家級和省部級課題的申報工作,拓展思路,通過開展“科教活動月”系列講座邀請多位專家來院開展科研專題講座,邀請醫(yī)院引進的柔性人才指導課題標書的撰寫。同時,醫(yī)院重視基礎研究隊伍的建設和發(fā)展,中青年骨干醫(yī)師特別是年輕博士生在科研工作中快速成長,成為知識創(chuàng)新和基礎研究的有生力量。
目前醫(yī)院在讀博士已有15人。今年神經內科主任醫(yī)師楊曉凱主持的《良性陣發(fā)性位置性眩暈智能診療設備》獲得溫州市科技局重大科技計劃項目立項,獲得資助經費80萬元,這是醫(yī)院有史以來獲得資助經費最高的科研立項。近年來,醫(yī)院職工申報國家知識產權專利熱情高漲,至今已有29項專利獲批,其中不乏發(fā)明專利和軟件著作權。以上取得的科研成績正是醫(yī)院醫(yī)、教、研協同發(fā)展的收獲,未來醫(yī)院還將堅持科學發(fā)展觀,凝聚科研力量,再創(chuàng)新高??平炭?陳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