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秋十月秋風送爽,由我院婦科主辦的2019年世界更年期關懷日于2019年10月18日在我院信河院區(qū)隆重召開。此次活動在張紅萍副院長的開幕式致辭中拉開序幕,由婦科陳育梅主任、郭敏副主任、潘瓊慧副主任醫(yī)師、陳聰副主任醫(yī)師組成的專家團隊從更年期肥胖、更年期異常子宮出血的診治、更年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激素替代問題及凱格爾運動相關問題出發(fā),通過專題講座、知識競賽等形式,就相關問題進行宣教與溝通,關注更年期,關愛女性。
張紅萍副院長主持開幕式
張紅萍副院長對到會同道及朋友表示熱烈歡迎,介紹我院更年期保健門診特色,在院領導和科室領導的大力支持下茁壯成長,依托婦科及生殖內分泌的支持,依托醫(yī)院平臺搭建多學科診治平臺,逐步形成更年期保健中心。我院也在積極探索臨床與保健更好結合的模式,關愛女性,關注健康。
陳育梅主任《如何應對更年期肥胖》
陳育梅主任通過更年期的概述,更年期與肥胖的關系,應對更年期肥胖的對策以及如何進行更年期健康綜合管理進行宣教,提出更年期是從生殖期過渡到老年期的一個過渡生理階段,雌激素的波動和下降帶來了一系列機體生理病理變化,而更容易發(fā)生肥胖。更年期肥胖對肌體危害很大,應對更年期 肥胖,營養(yǎng)及體重管理的核心是生活方式的 重塑。更年期健康管理是提倡綜合管理,按 SMART原則落實成效。
郭敏副主任《圍絕經期異常子宮出血診斷和治療》
圍絕經期為絕經前后的時期,其標志通常是相關的癥狀,如潮熱、月經失調等。盡管絕經的平均年齡是49~51歲,但圍絕經期的開始年齡、持續(xù)時間和出血模式卻有很大差異。郭敏副主任對更年期不同的出血模式的應當進行了深入淺出的講解。
潘瓊慧副主任醫(yī)師 《子宮內膜異位癥撞上更年期,還能激素替代嗎》
子宮內膜異位癥影響10-15%的育齡婦女,主要癥狀為盆腔疼痛和不孕。子宮內膜異位癥是一種雌激素依賴性疾病,在自發(fā)絕經或手術誘導絕經后,大部分專家認為子宮內膜異位癥趨于消退但事實上并不完全如此,絕經后年患病率高達2.2%。絕經后子宮內膜異位可能存在 病灶持續(xù)或復發(fā)。潘瓊慧副主任對圍絕經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使用激素替代的安全性,圍絕經期子宮內膜異位癥患者采用何種激素替代治療以及何時開始激素替代進行探討。
陳聰副主任醫(yī)師 《凱格爾運動》
1948年,凱格爾醫(yī)師第一次描述了盆底肌肉,并發(fā)明了“凱格爾運動”,俗稱“提肛運動”。陳聰副主任醫(yī)師通過實操訓練,在科學的指導下,在舒緩的音樂中進行女性盆地肌訓練。
本次活動在高潮迭起的知識競賽中圓滿完成。通過本次活動,讓更多的朋友了解更年期,重視更年期健康,實現(xiàn)全周期的健康保健理念。婦科潘瓊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