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有哪些原因會導致我們容易情緒失控呢?
1. 人格特質的因素
心理學家在研究人格這個問題的時候,經常會參考幾個特質維度,比如內外向,比如神經質。這個神經質并不是我們生活中理解的神經病或精神病,而是指一個人情緒的穩(wěn)定和不穩(wěn)定程度。當我們用神經質這個維度來觀察不同的人的時候,就會發(fā)現(xiàn),有的人在情緒上天生就偏穩(wěn)定,而有的人就很敏感和不穩(wěn)定,容易產生情緒波動。所以,當我們覺得自己總是愛發(fā)脾氣的時候,首先要了解一下自己的性格特點,如果本身就是情緒不穩(wěn)定的性格,還要求自己做到一點脾氣都沒有,就不切實際了。
2. 特定經歷給我們造成的心結甚至心理創(chuàng)傷
有時候,在多數(shù)人看起來很普通或者很小的一件事,我們往往會莫名奇妙的大動肝火。如果我們經常在同一類事情上出現(xiàn)情緒失控的情況,就需要思考一下,在自己的成長經歷中,在與父母,與朋友相處的時候,有沒有發(fā)生過什么印象深刻的事件和不好的體驗?
一般來說,過度的情緒反應都和特定的經歷有關,由于當時沒有及時化解這種情緒,積累下來后很容易形成心結,以至于在以后的生活中遇到類似的事情時,我們的心結被觸發(fā),導致情緒的失控。心理學上有個詞叫心理按鈕,如果我們會因為對方無意間的一句話,一個表情或者一個行為就暴跳如雷、怒不可遏,這很可能是因為ta摁到我們的心理按鈕,勾起了我們童年或者成長過程中的痛苦經歷與情緒。這時我們要及時提醒自己,我們的負面情緒和痛苦與眼前的這個人無關,ta只不過是無意間按了這個按鈕而已。
二、我們應該怎樣應對自己的情緒問題呢
1. 允許負面情緒的存在
任何情緒包括喜怒哀樂,都是我們的一部分,也是我們感知和體驗生活的重要途徑,唯有坦然面對,才能正常、合理的處理這些情緒。
2. 學會疏導、緩解自己的負面情緒
遇到不愉快的事情及委屈,不要埋在心里,要向知心朋友或親人訴說出來甚至可以大哭一場。這種發(fā)泄可以釋放內心的不良情緒,有益于保持身心健康,但發(fā)泄的對象、地點、場合和方法要適當,避免傷害別人。此外環(huán)境對情緒有重要的調節(jié)和制約作用。情緒壓抑的時候,到外邊走一走,能起調節(jié)作用。大自然的奇山秀水能凈化人的心靈,讓人感覺心胸開闊。去游樂場,看輕松愉快的影片也可以消愁解悶。
3.把負面情緒當成一個了解自我的窗口
就像我們剛才提到的,情緒指向的是自我,反應的是我們內心真實的需求和需要。情緒的失控和爆發(fā),說明我們有某些心理需求被過度的壓抑或者忽略了。如果我們能夠通過情緒這個窗口,深入的探索自己的內心,不斷的和自己心里的陰影和解,那么,負面情緒就是促進我們成長和成熟的能量。所以,怎樣才能控制住自己的情緒,不容易失控呢?答案就是,當你不再感覺受到傷害的時候,你的情緒自然就消失了。而要做到這點,最好并且唯一的辦法,就是不斷的自我探索和成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