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爸爸可以擴大孩子的認知
讓嬰兒發(fā)現在媽媽之外,還有另外一個人,那個人叫做“爸爸”,促進孩子探索在媽媽之外的更廣闊的外部空間。形象地說,媽媽是一棵樹,爸爸是另外一棵樹,孩子最開始,在媽媽這棵樹下面轉圈,半徑逐漸擴大,嬰兒會發(fā)現,在媽媽之外不遠處,還有另外一棵樹,然后就到爸爸這棵樹底下轉圈,直到他發(fā)現更遠處還有一些樹,那些樹就是幼兒園的小伙伴們,后來就是他們在社會上生活中打交道的同事和朋友。
二、爸爸代表著社會規(guī)則
媽媽是“以嬰兒為中心”,爸爸卻代表著社會規(guī)則,讓嬰兒學習和適應“以社會他人為中心”。無論孩子如何哭鬧,媽媽總是“共情”、“接納”、“無條件積極關注”、“及時響應”孩子,這有利于孩子形成“無所不能感”、“幸福感”、“對他人的基本信任”、“自信”、“自尊”等心理品質。而爸爸對孩子的愛,往往是“有條件的”,代表著社會他人,當孩子的行為符合社會他人的要求時,爸爸就給予鼓勵和獎勵,這樣會促進孩子在母愛的基礎上,在自我中心的同時,去學會扮演媽媽的角色,共情他人,學會對他人的尊重,適應社會,“在尊重自己的同時,尊重他人”,最終形成“人人平等”行為價值觀。
三、爸爸的存在促進嬰兒的發(fā)展
爸爸的存在,有利于切開媽媽與孩子之間所形成的“封閉的二人關系”,使之走向“開放的三人關系”,促進“分離-個體化”的發(fā)展,促使嬰兒進入俄狄浦斯期發(fā)展階段。
四、爸爸對嬰兒的性別認同非常重要
爸爸促進嬰兒性身份的自我識別和性角色的認同,男孩認同父親,能夠站在父親的“男人角度”去看待媽媽,這時,媽媽不再是幼年的母親,而是變成了一個“女人”。女孩與爸爸之間形成和發(fā)展 “異性相吸”的互動關系,爸爸對女兒的欣賞和關愛,樹立和提高了女兒“關于自身做女人的性魅力”的自信心。
五、爸爸區(qū)別于媽媽而存在
爸爸與媽媽之間的差異性,給嬰兒的個體化發(fā)展提供了更大的空間,讓嬰兒有勇氣表達他自己與爸爸和媽媽都不同的第三種聲音,促進嬰兒發(fā)展和形成自我同一性。當孩子看到爸爸和媽媽之間存在差異性,并且可以互補、合作、協商、和平共處時,孩子就會逐漸懂得,人與人之間是可以存在差異的,這種人與人之間的差異性是可以得到尊重和欣賞的。這會促使孩子達到“君子和而不同”的思想境界。
六、建議
1、爸爸要經?;丶艺湛春⒆?,充分發(fā)揮爸爸在嬰兒心理發(fā)展中的重要作用。
2、爸爸作為“第三者”,切開媽媽與孩子之間形成的“封閉的二人關系”,促進孩子向“俄狄浦斯期的三人關系”發(fā)展。
3、在孩子面前,媽媽要給爸爸“夫妻平等”的地位和空間。要讓孩子有機會發(fā)展跟爸爸之間的“社會關系”,促進孩子社會化。媽媽不要在孩子面前總是批評和指責爸爸,而是要用欣賞的眼光肯定爸爸的作用與優(yōu)點,不要把夫妻矛盾轉嫁到孩子頭上,媽媽拉著孩子,建立統一戰(zhàn)線,去反抗父親。
4、爸爸和媽媽之間,具有一定的相似性,又要有性別的差異性,還有個性上的差異性。發(fā)展孩子的性別意識,促進孩子的性心理發(fā)展,夫妻相互尊重夫妻之間的差異性,協商與合作,給孩子創(chuàng)造一個“民主的、獨立自主的、尊重差異性”的家庭氛圍,促進孩子個體化和自我同一性的形成。
5、離異家庭,媽媽自己帶孩子,身邊沒有爸爸。這時,建議媽媽最好能夠給孩子找一個“爸爸”,這個爸爸是親生父親的“替身演員”。比如,孩子的舅舅,繼父,鄰居退休的老爺爺,小學男老師,……等。這樣可以在心理上承擔孩子心中“爸爸”的職能,以便孩子心理的正常發(fā)展。